聚焦國有資產 審計精準發力
四川:加大境外國有資產審計監督力度
四川省審計廳持續加大省屬國有企業境外資產審計監督力度,重點關注企業境外業務戰略規劃和布局調整、重大投資項目實施效果、重大資產運營和經營成果等情況。圍繞企業境外國有資產完整安全、管理規范、高效運營,依據多維數據,分析境外國有資產業務布局和經營質量,精準識別投資大、風險高、效益低的境外項目,及時預警并重點關注;結合當地政策和市場環境,梳理企業境外分支機構設立背景、經營狀況、財務管理和內部管控情況,關注境外投資和工程承包項目獲取方式、決策論證、履約管理及投資效益,督促企業完善境外項目風險防控體系;深入開展國有企業境外投資審計課題研究,分析普遍性、典型性和傾向性問題以及背后的體制性障礙、機制性梗阻、制度性漏洞,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、銜接配套,促進國資監管機構和省屬國有企業制定修訂管理制度17項。
湖北武漢:持續提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監督效能
湖北省武漢市審計局持續優化監督機制、拓展監督范圍、提升監督實效,助力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。堅持系統觀念,在不新增審計項目、不重復投入審計力量的基礎上,制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工作方案,將審計內容融合到預算執行審計、經濟責任審計、財務收支審計等各類常規性審計項目中,依托現有審計項目,實現資產監督與各類審計同步實施、協同推進;在審計實踐中,不斷延伸審計觸角,關注無形資產、政府投資項目形成的資產、民生類資產,推動監督由傳統的固定資產視角向更廣泛的資產領域延伸;堅持揭示問題與推動整改并重,建立健全“問題清單+整改臺賬+跟蹤督查+對賬銷號”全鏈條整改工作機制,推動個性問題立行立改,推動從源頭治理共性問題和體制機制性問題,推動完善資產績效管理,切實將審計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。
福建廈門:推動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
福建省廈門市審計局對市國資委和18家市屬國有企業開展存量資產盤活情況專項審計。通過實地走訪、數據篩查等方式,調查市屬國有企業盤活閑置資產、優化整合非主業資產等情況,督促主管部門強化落實非主業監管職責,修訂投資監督管理辦法,加強資產監管系統建設;摸清市屬國有企業非主業資產底數,揭示非主業業務存在的風險隱患,建議企業有序調整存量結構,清理低效無效的非主業企業;建議企業采取多元化手段盤活閑置資產,助推企業結合市場行情、根據政策要求優化租賃方案,加強對閑置土地和房屋建筑物資產的招商拓客。
遼寧本溪:助推國資國企全面深化改革
遼寧省本溪市審計局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,開展9家國有企業集團改革情況專項審計調查。重點聚焦重大投資決策、資產處置流程、資金使用效率等關鍵節點,確保國有資產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,守住國有資本核心利益;重點關注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損失、經營管理不力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等管理漏洞,推動企業健全完善內控機制,將審計成果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動能;重點聚焦國家重大方針政策落實情況,糾正偏離政策導向等行為,聚焦大額投資、債務管理等高風險領域,識別潛在隱患,推動建立“預警—應對—整改”的長效風險防控機制,保障國有企業健康發展。
